一、用途
各种机械设备安装二次灌浆
热荷设备基础垫层
各种设备安装地脚螺栓锚固
抗热辐射环境建筑结构
二、特性
自流免振 —— 砂浆自流,施工免振,确保无漏空灌浆
微 膨 胀 —— 浇注体长期使用无收缩
早强高强 —— 浇后 1 天强度可达 30 ~ 50MPa
持久高强 —— 绝无后期强度下降之虑
耐 油 渗 —— 密实抗渗适应机座油污环境
抗 剥 离 —— 新旧界面结合牢固
高强灌浆料在轧机基础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产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正如混凝土一样,水泥基灌浆材料也由原来的高强灌浆料逐步向高性能灌浆料的方向发展。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是以水泥为主要胶凝剂,选择高莫氏硬度的材料为骨料,辅以流化剂、微膨胀、防离析等组分配制而成的干混料。在施工现场只需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搅拌,硬化后具有一定的强度,且具有流动性好、有效接触面高、微膨胀、用水量范围比较宽、不离析、不泌水等性能特点。广泛应用于设备基础灌浆、钢结构柱脚灌注、空洞修补、轨道基础灌浆、后浇带灌浆等。目前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已扩展至梁板柱墙的加固,大体积基础抢修灌注等领域。
灌浆料竖向高度的变化会引起玻璃薄片位置的改变,激光在薄片上的反射距离也就相应的有所不同,经过数据分析处理得出膨胀曲线。国内的灌浆料 C 和 CGM 高性能灌浆料的膨胀曲线如图 1 和图 2 所示。从曲线上可以看出,只有硬化后膨胀的灌浆料在塑性阶段是收缩的,而硬化后的膨胀又不能很好地弥补早期的收缩;而复合型膨胀无论是塑性阶段还是硬化阶段,都是正值,且膨胀量的绝大部分发生在塑性阶段。国外的灌浆料的膨胀性都是复合型的,且尤为注重早期的塑性膨胀。
《耐化学腐蚀聚合物灌浆料的流动性和承载面积的试验方法》 (ASTM C1339) ,给出聚合物灌浆料有效接触面积的测定方法。参照此方法,我们自制船型模,见图 3 所示,上钢板尺寸 150 mm × 600 mm ,厚 10 mm ;上下钢板间隙为 50mm 。将拌和好的灌浆料从一侧倒人,直至从另一侧溢出为止。 24h 后取下钢板,观察灌浆层上表面,与标准图样进行对比,确定有效承载接触面。几次的试验结果表明,高性能灌浆料同两家国外的产品的 EBA 都在 95 %以上,而国内的产品的有效接触面都比较低。
因其常温下具有自密实、高强度、无收缩等优异性能,在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地脚螺栓锚固、混凝土加固、修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进口的灌浆料价格昂贵,加之国内市场需求较大,因此,国内近几年对灌浆料的研究十分活跃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从材料的性能和成本方面都有所突破。但总体上国内的无机灌浆料基本是依靠在硅酸盐水泥中添加膨胀剂,促使水泥浆体内部形成钙矾石,获得灌浆料的早强、高强、微膨胀等性能,由于国内市场上膨胀剂性能的稳定性并不十分理想,因此,该体系灌浆料的工程应用性能稳定性也令人堪忧。本文通过采用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复合胶凝体系成功地研制出可操作时间长、大流动性、早强、高强、微膨胀的离性能灌浆料,并对灌浆料的凝结时间、流动性能、强度形成等特点做一定分析。